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背景 - 全球稀土供应链正悄然重构,一条从澳大利亚矿山、马来西亚工厂到日本市场的产业链已浮出水面,挑战中国的主导地位[1] - 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宣布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这是日本贸易公司首次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重稀土,主要包括用于制造强力磁铁的镝和铽[1][3] - 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的70%,在技术含量更高、更为稀缺的重稀土领域,这一比例几乎达到100%[1][6] 新兴供应链结构与关键参与者 - 日本双日株式会社从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矿进口稀土矿产,原材料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加工,然后运往日本[3][4]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成为新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获得来自双日与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合资公司的2亿澳元投资[8] - 莱纳斯公司将向日本供应韦尔德山矿高达65%的镝和铽,其马来西亚工厂在2023年首次生产出氧化铽和氧化镝,标志着中国之外重稀土商业化生产的突破[8][9] 驱动因素与战略考量 - 举措的核心驱动力是日本对保障其“经济安全”的深切忧虑,镝和铽是制造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关键材料,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及高科技军工产品[5] - 日本汽车厂商铃木公司曾因稀土供应问题而被迫暂停部分车型的生产,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促使日本寻求进口渠道新选项[7][8] - 日本和欧盟考虑携手推动产官合作,以在稀土供应等领域降低对中国的依赖[11] 相关政策与资源潜力 - 马来西亚政府邀请外资携手开发稀土资源,该国拥有约160万公吨的稀土矿藏储量和1,610万吨稀土储量[12][13] - 马来西亚政府从2024年1月1日起对未经加工的稀土原料实施出口禁令,旨在鼓励企业在本地开发与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13][14] 挑战与成本分析 - 新的供应链物流成本高昂,需要从澳大利亚、美国等地运输到东南亚加工再运回日本,成本远高于直接从中国进口[15][16] - 重稀土在矿石中含量极低,提炼过程复杂,进一步推高最终产品价格,从矿石开采到元素分离的全流程存在高技术壁垒与资金投入[17][18] - 美日澳三边合作中,美国与澳大利亚已启动89个稀土勘探项目,但完整供应链建设需10年周期,日本当前的进口量尚无法100%满足国内需求[19][20]
能撇开中国?日本首次从澳洲进口稀土,供应链突围代价高昂
搜狐财经·2025-11-04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