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RWA监管政策解析:多元探索中的合规路径
搜狐财经·2025-11-04 18:09

全球RWA监管框架核心观点 - 全球监管机构正以不同方式和节奏构建RWA监管框架,了解主要司法管辖区政策对行业至关重要 [1] - 监管版图快速演变,各司法管辖区监管取向反映了对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和市场发展的不同权衡 [8] - 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清晰,RWA有望在规范发展的轨道上释放其创新价值,行业需将合规考量置于项目设计的核心位置 [10] 美国监管特点 - 监管呈现多头监管特点,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对代币化技术"无需担忧",态度从观望转向理性接纳 [3] - SEC加密货币特别工作组已就"传统资产代币化"与行业展开对话,显示监管框架正在积极构建中 [3] - 证券型代币由SEC监管适用Howey测试标准,商品型代币由CFTC行使监管权,银行机构由美联储等负责监管 [3] 香港监管特点 - 证监会采取较为积极的监管姿态,允许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 [3] - 要求平台执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资产保障机制 [3] - 强化反洗钱措施,特别是对非托管钱包的转账监管,监管思路体现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 [3][5] 新加坡监管特点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秉持"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对具有相同经济实质的金融产品适用统一监管标准 [5][6] - 注重在可控环境中测试创新,通过监管沙盒等机制为创新提供空间 [5] - 推行Project Guardian探索代币化资产应用监管框架,要求数字代币发行需符合《证券与期货法》规定 [6] 欧盟监管特点 - 欧盟通过MiCA建立了全面监管体系,为RWA项目提供了相对清晰的合规路径 [5] - MiCA对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实行统一许可制度,区分不同类型代币适用差异化监管要求 [6] - 法规强调透明度、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与现有金融监管框架相衔接确保监管连续性 [6] 阿联酋监管特点 - 阿联酋通过多层次监管框架推动RWA发展,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负责虚拟资产专项监管 [8][9] - 阿布扎比全球市场推行包容性监管政策,建立专门的许可制度区分不同业务模式 [9] - 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考虑本地特点,通过友好监管环境吸引全球RWA项目落地 [8][9] 全球监管共识 - 各司法管辖区正形成实质重于形式的共识,按金融实质而非技术形式进行监管 [9] - 采用风险为本原则,根据风险水平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9] - 强化投资者保护要求,严格执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规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