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踏空科技后,这些知名基金经理反思出什么布局计划?
第一财经·2025-11-04 20:37

基金经理的业绩反思与市场观察 - 多位基金经理因未重仓科技板块而面临业绩压力,并在三季报中以千字“小作文”形式进行坦诚反思与自嘲 [1] - 截至三季度末,年内净值涨幅超过100%的基金共有53只,重仓科技方向的产品稳居业绩前列 [1] - 银华基金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当季净值增长率为-3.89%,跑输基准17.8个百分点 [2] - 南方基金恽雷自嘲其“老登”投资组合在科技股估值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远远落后 [3] - 鹏华基金陈金伟虽未持仓科技股导致业绩落后,但乐见同行获利提升整个主动权益行业的社会形象 [3] 投资策略与理念的坚持 - 银华基金焦巍强调需对交易策略的长期有效性和短期时效性进行判断,并认为市场周期的本质在于人类的遗忘而非对新事物的把握 [2] - 广发基金冯汉杰指出价值投资应回避看不清长期价值的资产,这更多是能力问题 [4] - 大成基金徐彦新基金大成兴远启航建仓谨慎,股票仓位由二季度末的0.72%提升至60.89%,仅“踩线”达到合同要求的最低60%权益仓位 [5][6] -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表示庞大管理规模导致短期交易成本高昂、灵活性受限,必须坚持长期投资视角而非追逐热点 [6] - 冯汉杰明确反对在“牛市重势、熊市重质”间做反复切换,认为这是高风险举动 [6] 对科技板块及市场前景的研判 - 焦巍认为良好的“牛市”需要上市公司盈利支持,不能脱离估值引力,并强调需构建以商业模式简单、估值便宜、现金流充沛为核心的投资体系 [7] - 杨锐文指出A股市场行情高度聚焦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领域,未实现向其他板块有效扩散,且热门赛道交易拥挤度已处于历史高位,存在局部泡沫化风险 [8][9] - 陈金伟认为科技股长牛最需要“反内卷”和“促内需”,只有反内卷成功,硬科技的盈利周期才可能延长 [9] - 杨锐文看好“反内卷”政策,认为其核心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的系统性重构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