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杨国福麻辣烫因高价豆芽等产品引发价格争议,其“称重消费”模式被指易误导消费者,损害品牌口碑 [1][2][3] - 连锁麻辣烫品牌吸引力下降,面临同质化竞争及火锅等近亲品类的市场挤压,公司正通过拓展麻辣香锅和小火锅业务寻求新增长点 [4][7][8] - 公司在快速扩张至近7000家门店的同时,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和加盟商管理挑战,凸显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间的平衡难题 [6][7] 价格争议与消费模式 - 杨国福麻辣烫的绿豆芽标价2.88元/50克,折算为28.8元一斤,远高于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8.25元一斤的价格 [2] - 在外卖平台上,北京多家门店的素食食材价格多为3.58元/50克,折算高达35.8元一斤,荤菜价格则为3.98元/50克或4.28元/50克 [3] - 公司采用“克重计价、荤素同价”策略,但换算后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易误导消费者,对品牌整体口碑产生负面影响 [3] - 公司客服回应称,因各家门店有房租、人工等成本,故未对全国门店售价进行统一要求 [2]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杨国福麻辣烫与张亮麻辣烫仍是行业第一梯队品牌,但连锁品牌门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1][4] - 截至2025年1月,麻辣烫连锁品牌门店的人均消费为31.4元,比麻辣烫总体门店的23.2元客单价高出35% [4] - 行业竞争激烈,门店在汤底口味、食材选择和计费模式上趋于相似,难以形成显著差异化,同时面临火锅、冒菜等近亲品类的市场挤压 [7] 业务拓展与战略转型 - 公司于2022年2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试图冲击“麻辣烫第一股” [1][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包括21家海外门店;近期门店数已增长至近7000家,海外门店数增长至近200家 [6] - 为寻找新增长曲线,公司于2025年6月推出“草本麻辣香锅”进军麻辣香锅市场,并于同年7月在青岛试运营定价59.9元的自助旋转小火锅 [7] - 新业务可利用原有供应链能力,并以类似的定价模式低成本切入新赛道,但面临激烈竞争,需在低价、品控和食品安全方面做出差异化 [8] 运营管理与品牌挑战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餐厅运营业务,包括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系统维护费及销售货品 [6] - 门店服务品质参差不齐,曾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如2025年3月苏州印象城店出现老鼠,涉事门店已停业整改 [7] - 行业专家建议公司实事求是,不要玩“克重”概念,应将精力集中于菜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并加强加盟商管理,建立统一的价格体系和标准 [1][5]
杨国福能否靠麻辣香锅、小火锅赛道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04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