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一场跨越十三年的“龟兔赛跑” ——红利的“慢”与成长的“快”之间,藏着多数人忽略的长期真相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4 22:04

2013年初,如果你将目光投向A股市场的两大风格赛道——一边是被视为"老成持重"的红利低波指数, 另一边是被誉为"新经济引擎"的创业板指,恐怕很难想象,它们在经历了中国经济转型、市场牛熊更 迭、科技浪潮席卷的十三年后,会在2025年9月的某个平淡交易日,悄然交汇于同一收益水平线上。 图:红利低波指数与创业板指的长期累计收益比较(全收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21日 这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统计结果,而是一个关于投资认知的隐喻,一场真实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龟兔赛 跑"。 被低估的"慢":红利资产为何总被遗忘在角落? 在多数人的心智图谱中,红利投资总带着几分"暮气"。它的成分股常被冠以"煤电油运"的标签,被认为 是增速见顶、缺乏想象空间的传统企业。它们不讲述改变世界的故事,不描绘百倍增长的蓝图,只有按 部就班的经营、稳定可持续的分红,以及一眼望得到头的业务模式。 于是,在舆论场中,红利成了那个"沉默的配角"。当市场被情绪点燃,当成长股带着AI、人形机器人、 固态电池的叙事冲锋陷阵,红利总是被遗忘在角落。它的"慢",被误读为"停滞";它的稳定,被曲解 为"平庸"。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慢",恰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