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香港发债40亿美元:这不是借钱,是在重塑美元流动规则
搜狐财经·2025-11-05 00:45

中国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的战略背景 - 中国在香港发行不超过40亿美元的美元主权债券,时机选择在美联储面临政策困境之际 [1] - 美联储处于两难境地:降息可能被视为经济疲软信号并导致资本外流,不降息则企业和消费者债务压力加剧 [3] - 去年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后,中国启动经济刺激,全球资本涌入中国资产,A股和港股出现轮番暴涨 [3] 全球资本对中国信用的需求 - 去年11月在沙特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认购金额达到397.3亿美元,超额认购近20倍 [5] - 2021至2023年,中国美元主权债的认购倍数均超过10倍 [9] - 全球主权债市场中,中国债券的违约率为0%,远低于美国和欧洲 [9] 美元流动性再分配战略 - 中国通过发行美元债进行"美元的二次分配",将分散的美元流动性集中并重新分配给需要的地方 [6] - 2024年美联储缩表规模达8000亿美元,但中国发债形成的美元二次循环缓解了全球流动性紧张 [6] - 此模式为土耳其、斯里兰卡、黎巴嫩等在前两年美元加息周期中被收割的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美元来源替代方案 [6] 国际金融合作新路径 - 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家与中国达成的本币结算协议越来越多,为各国提供了除美元体系外的额外选择 [8] - 阿根廷2023年美元储备几乎见底时,通过中阿货币互换获得流动性支持,避免了美国资本趁火打劫 [8] - 借出美元的国家可以用矿产资源还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借此保障产业链资源 [8] 香港作为金融桥梁的作用 - 选择香港作为发行地,因其是国际金融中心且在中国主权管辖下,成为连接两个体系的最佳桥梁 [9] - 在香港发债能吸引全球资本参与,展示中国金融开放的决心,传递人民币与美元可和平共处的信号 [9] 全球金融格局的潜在变化 - 中国提供不搞强制、不玩零和的路径,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内用市场化手段创造新流动性渠道 [11] - 做法不挑战美元地位,但实际操作中削弱美元霸权的杀伤力,为各国提供不挤独木桥的新选择 [11] - 若中国常态化发行美元主权债,规模可达40亿、60亿或更大,将系统性地改变全球美元流动性格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