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狂买美国大豆,表面是生意实则是战略算计,美国因债务问题先亮红灯
搜狐财经·2025-11-05 01:36

巴西大豆到岸价在2025年11月已飙升至每吨920美元,而美国大豆因密西西比河航运恢复和库存充足,到岸价仅为520美元,每吨价差高达400美元。 2025年10月,中美在韩国釜山元首会晤后公布贸易细节,中方承诺在第四季度新增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约60亿美元。 这一决定让国际市场侧目——在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中国为何突然"拥抱"美豆? 背后并非简单的买卖,而是一盘融合了市场理性、战略反制与对手弱 点的精准棋局。 稀土领域的对等反制让美国腹背受敌。 中方在谈判中明确要求:若美方放松稀土及技术出口限制,中方将相应调整管制。 2025年10月,国内稀土企业已接到通知,研究按种类和数量细分出口配额方案。 这种"工具箱式"管理既可精准反制,又避免全面脱钩。 此前美国试图施压荷兰撤换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CEO,却遭本国企业反对,英伟达副总裁直言"政策只会伤害美国经济"。 美国财政危机是中方策略的底层支撑。 2025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攀升至2.03万亿美元,TGA账户余额骤降至5870亿美元。 债务上限虽暂冻至2025年底,但高盛测算显示,若不削减开支,2026年2月可能触发技术性违约。 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和基建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