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与发展蓝图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八大重点应用领域和两阶段发展目标 [1] - 到2027年目标为建立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基本建成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2] - 到2030年目标为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等应用,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完善 [2] 八大重点应用领域 - 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层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人工智能+患者服务、人工智能+中医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科研教学、人工智能+行业治理和人工智能+健康产业 [2] - 人工智能+基层应用领域强调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智能应用,提升诊疗服务、慢病协同管理等便民惠民服务智能水平 [3] - 人工智能+临床诊疗领域提及推广康复机器人、中医针灸推拿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发展智慧药房和处方调剂等智能应用 [3] 上市公司布局与业务机遇 - A股上市公司已形成覆盖各细分赛道的AI医疗产业集群,包括山外山、科大讯飞、柳药集团、盈康生命等公司已实现技术落地 [4] - 山外山将AI技术融入血液净化领域,设备集成血容量预测等AI监测功能,并研究开发AI辅助诊疗系统 [4] - 科大讯飞子公司深耕AI+影像,提供影像智能质控等服务,柳药集团推出AI+医疗全流程方案,盈康生命构建覆盖院前、院中、院后场景的AI+医疗三层布局 [4] 医疗机器人具体应用 - 政策提出推进中医药装备智能化升级,推广康复及针灸推拿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 [5] - 奥佳华"基于中医穴位理论的智能推拿机器人"通过验收,正研发具身智能健康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其5D旗舰AI按摩椅已接入DeepSeek [5] - 润和软件推出AI舌诊机器人,中科信息训练临床智能麻醉机器人并完成首例临床试验,超研股份技术应用于前列腺微创手术 [5] 患者服务与科研教学 - 在人工智能+患者服务方面,政策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为患者提供精准预约分诊导诊、智能预问诊、云陪诊等全流程服务 [5] - 久远银海研发医院智能体"杏捷"和诊所智能体"杏灵",为患者提供智能导诊、预问诊等服务,目前正陆续在各地推广应用 [6] - 在人工智能+科研教学方面,政策提及推进药物科研成果转化,云南白药的云白智药-X系统可预测新分子对转录组的影响,为疾病预测候选药物分子 [6]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迎新政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