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复政策不是征信洗白
经济日报·2025-11-05 06:21
"对个人而言,这将有助于打破'一朝失信,终生受限'的困境。过去,一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可能会 在贷款、求职、租房、出行等多个方面受到限制,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修复机制为那些非恶意失 信且已积极改正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避免其因一次失误而长期受限。"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 来,良好的信用是现代社会公民享受金融服务的基础,新政策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只要积极履行义 务、纠正错误,信用是可以恢复的。这将激励个人主动偿还欠款、处理历史遗留的信用问题,而不 是"破罐子破摔"。 "过去几年,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 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日前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透露,为帮助 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 救济政策,对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年初执行。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个人信用救济政策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