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正联合多国筹建“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旨在重构关键矿产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争夺人工智能与绿色产业的主导权 [1][2][4] - 关键矿产资产受到国际资本热捧,引发“稀土热”,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但供应链重构面临技术、成本与联盟内部分歧等多重挑战 [1][8][9][11] -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0%以上,美国及其盟友的供应链重构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优势 [5][12] 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构行动 - 美国内政部长宣布创建“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作为西方多国开展关键矿产提炼与加工贸易的核心平台,目标是为引领人工智能竞赛掌握足够实力 [2] - 俱乐部已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加入,并于两周前开始组建 [2] - 美国联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成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融资网络”,管理资产超30万亿美元,为成员国矿产贸易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4] - 美国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补贴降低本土能源矿产企业运营成本,并以“国家安全”名义设置贸易壁垒,倒逼产业链向本土及盟友圈集中 [9] 关键矿产市场动态与资本表现 - 2024年美澳稀土贸易额同比增长67%,欧盟内部稀土半成品交易额增长52% [8] - 美股稀土矿商涨势强劲,部分企业股价涨幅超过300% [9] - 过去3个月内,美国矿业公司股价上涨241%,NioCorp Developments、Energy Fuels等能源开采企业涨幅超100% [9] - 2025年初至10月,Energy Fuels股价增至原来的4倍,NioCorp Developments股价涨至接近5倍 [9] - 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开发投资增速从13%收窄至5%,扣除通胀后实际仅增长2%,镍、钴等矿种勘探支出已明显下降 [11] 主要参与国的战略与行动 - 日本双日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标志着日本首次从中国以外渠道获取关键资源,进口的镝和铽经马来西亚加工后运往日本 [5] - 双日公司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合作建立稀土大规模生产体系,旨在生产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产品 [5] - 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前实现锂、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本土开采与加工能力提升,并建立成员国间资源调配机制 [10] - 澳大利亚作为资源富集国,通过与美国、欧盟的贸易协定,将未加工矿石出口至美欧加工基地 [10] - Critical Metals公司在格陵兰岛南部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 [10] 供应链重构面临的技术与产业挑战 - 中国在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0%以上,美国重启本土稀土矿山但加工技术仍依赖传统方法,无法满足高端产业需求 [5] - 欧盟2024年内部稀土加工量仅能满足需求的38%,其余仍需从外部采购 [5] - 美国具备挖矿能力,但关键矿产提炼能力较弱且尚未形成产业链,建立关键矿产的精炼产能至少在5年内难以实现 [12] 联盟内部利益分化与地缘政治博弈 - 各参与国诉求不一致:美国试图掌握规则主导权;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国希望抬高矿价扩大出口;欧盟关注环保标准与供应链稳定;印度试图提升本土加工能力 [12] - 加拿大虽承诺向美供应锂矿,却优先保障本土电动车产业需求;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既接受美国订单,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12] - 美国的目标可能是与中国争夺关键矿产资源国,包括非洲的刚果(金)、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等,试图迫使这些国家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 [12]
财经观察:美国谋划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
环球时报·2025-11-05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