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深海取火到低空传焰 十五运火炬背后的硬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5 07:15

11月2日,十五运会火炬于穗深港澳四城同传,最终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火种盆中相融。 这簇全运圣火传递着一段特殊的故事。它从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中诞生,经穗深港澳共200棒火炬 手传递。伴随着人形机器人接力、无人驾驶转场、低空飞行器运载,最终以科技感拉满的形式完成四城 同传。 这些史无前例的创举,都扎根于广东多年积淀的科创势能。这背后,支撑深海采火的多项设备与技术, 来自广东多年的海洋科技积累;火炬传递中的机器人、无人驾驶等设备,均来自广东本土头部企业。 这簇从深海走来的圣火,不仅传递着全运精神,更传递着广东以科技赋能体育的底气。 这是流动传递的火炬,也是广东科创实力的"流动名片"。 圣火传递"科技范" 在周围观众的加油助威声中,十五运会火炬传递深圳站"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以拟人奔跑姿 态完成百米传递,并将火炬稳稳地递给下一棒火炬手。 这名特别的火炬手来自乐聚机器人,是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 这场跨越穗深港澳四城的火炬传递,不仅经200棒火炬手,更融入人形机器人接力、无人驾驶汽车转 运、低空飞行器跨域等环节,科技感贯穿始终。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火炬传递处处长张力文向南方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