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身险渠道转型、防利差损、健康养老多线发力!
搜狐财经·2025-11-05 10:07

行业综合实力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达5.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在10%以上 [2] - 行业总资产突破40万亿元,较2020年末大增72%,五年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监管层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新“国十条”及多项专项文件,推动行业在养老、健康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人身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人身险业积极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产品供给多元化,涵盖养老险、健康险、普惠险等 [1][3]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超7200万人,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千亿元 [3] - “保险+康养服务”模式成为行业共识,头部险企整合医疗、健康、养老资源,推动“产品+服务”深度融合 [5] - 为破解重疾险增长困境,行业探索阶梯保费、轻量化设计,并获准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业务 [4] 预定利率调整与产品转型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罕见地连续三年下调,普通型产品从3.5%降至2%,分红型从2.5%降至1.75% [6][7] - 2025年1月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以防范“利差损”风险 [7] - 行业约78%的资产负债成本位于3%—4.025%区间,产品主力由增额终身寿险向分红险转型,预计分红险占比将超50% [7][8] 销售渠道改革与成效 - 个人代理人渠道经历“瘦身革命”,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912万人的峰值下降超七成至200多万,但降幅已显著收窄 [1][10][11] - 全面实施“报行合一”政策,使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降低30%,虽短期冲击新单销售,但长期利于行业稳健 [1][12] - 银保渠道在2025年上半年异军突起,凭借战略转型成为新的价值增长引擎,尤其利好中大型保险公司 [12] 普惠保险与社商融合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12.2亿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五年商业健康险累计支付1.8万亿元经济补偿 [5] - “惠民保”等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呈爆发式增长,体现人身险普惠业务发展 [3] - 行业通过大病保险、普惠保险、长期护理险等创新,深度融入医康养赛道,推动社商融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