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企“退市潮”或将持续2-3年
36氪·2025-11-05 10:22

退市潮概况与趋势 - 2025年10月,五矿地产和上坤地产两家上市房企退出资本市场[1] - 当前上市房企退市呈现被动退市为主、主动私有化退市增多的两大特征[2] - 自2023年新力控股成为退市第一股以来,短短三年内A+H股已有接近23家上市房企退市[2] - 未来2-3年房企退市趋势或仍将持续,行业将经历更彻底的洗牌和重组[2] H股房企退市情况 - 2025年10月27日上坤地产因未达成复牌指引正式退市,这是继2025年8月恒大退市后又一例[3][4] - 自2021年起,部分在港上市内地房企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长期停牌,根据港交所规定,连续停牌18个月将面临摘牌风险[5] - 2023年4月新力控股成为本轮H股内地房企退市潮首例,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11家H股内地房企被强制退市[6] - 截至2025年9月底,H股仍有8家内房企或房企旗下企业停牌,其中当代置业和中原建业停牌即将期满,德信中国已进入清盘阶段[10] A股房企退市情况 - A股房企退市多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面值,触发“面值退市”红线[7]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8家集中在2023年退市[7] - 2024年“924”新政出台后,A股房地产板块信心回暖,上市房企股价基本已远离“1元退市”危险区[8] 私有化退市趋势 - 2021年以来已有7家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2025年已完成或提出私有化退市的企业占一半[2][12] - 大悦城地产和五矿地产考虑私有化方案,表明此趋势仍在延续[12] - 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与经营压力加剧、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的需要、以及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主动应对[14][15][16] - 以五矿地产为例,其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高达32.6亿元,且日平均交易量仅44万股,融资功能基本丧失[14] - 五矿地产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降至2024年的70.2亿元,大悦城地产总市值约70多亿港元,与其162.42亿元的归母净资产相比存在折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