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十外企致中国:创新浩荡,共赴未来
第一财经·2025-11-05 13:15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已举办八年,成为连接全球创新与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推动全球交流与合作 [2][4][23] - 该平台助力外资企业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再到“商品出海”的跨越,体现“进博速度”与“加速度” [4][11][12] - 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总量预计从2018年约90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40万亿元,为全球企业提供巨大舞台 [2] 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 - 多家跨国药企将中国视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并持续加大在华投资与本土化布局,如诺和诺德、赛诺菲、罗氏 [4][6][8] - 医药企业通过进博会加速创新产品引入,例如吉利德带来两款亚洲首发展品,默沙东未来五年预计有40余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 [4][6] - 医疗器械公司强调本土化生产与研发,美敦力NIM-Eclipse系统实现“中国智造”出口至日本及欧洲市场,波士顿科学上海临港工厂已有4款产品提交注册 [9][11][12] - 罗氏制药在上海投资20.4亿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将成为跨国药企首个在华实现大分子抗体生物药本地化生产的基地 [8] 医疗技术本土化与创新 - 外资医疗企业深化本土研发与制造,西门子医疗在中国拥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累计超过130款产品在中国研发生产 [10] - GE医疗天津磁共振基地启动五年5亿元投入计划,将承担全球超半数磁共振产品研发任务 [10] - 直观复星达芬奇Xi手术系统实现本土量产,SP手术系统有望于2026年获批上市 [10] 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 - 西门子在华构建庞大生态体系,包括20个研发中心、24个生产基地,覆盖超5万家客户,中国成为其全球创新策源地 [13] - ASML聚焦主流芯片市场机遇,通过全景光刻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客户把握AI驱动的芯片需求增长 [13] - 肖特集团展示半导体领域尖端材料,如中国首展的石英玻璃,并深化本土制造如苏州新电子封装产线 [14] 消费品与汽车行业 - 丰田汽车发布“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加速事业、研发、产品本土化,雷克萨斯新公司落地上海以依托长三角产业链 [18][19] - 天丝集团近五年在华投资累计达43.6亿元人民币,广西生产基地投产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关键支点 [19] - 花王集团策略从“原装进口”转向“本土生产”,快速响应中国消费市场需求变化 [22] 跨行业投资与本土化战略 - 立邦在中国拥有超70个生产基地、10个研发中心,投资超7亿的全球最大汽车涂料生产基地在天津投产 [21] - 贝亲将中国视为全球核心创新基地,在华获得83项专利技术,实现从本土研发到全球供应的转化 [20] - 迅达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工业企业,深耕市场45年,视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改造为重要契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