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梁平:良田生金好“丰”景
经济日报·2025-11-05 13:4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梁平区两路村建成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率提升至95%以上,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格局 [1][2] - 梁平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8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超过43万亩,聚奎镇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2] -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亩均节约成本约150元,增产75公斤,全区已有种粮大户400余户,培育龙头加工企业80余家 [3]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两路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农机农技资源,为种粮大户提供耕、种、防、收、烘、销全链条服务,实现种粮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双提升 [1] - 种粮大户李中财流转900多亩农田,今年亩产平均1300斤以上,最高达1600斤,设施齐全使种地变得轻松 [1] - 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措施,地块整合后集中连片率大幅提升,农机作业效率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2] 项目建设模式与规划 - 梁平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遵循一平两通三提升基本标准,即田块平整、通水通路、提升地力产量和效益 [3] - 2023年文化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改造提升8000余亩,项目建设前种植大户仅6户流转不足500亩,项目建成后实现全流转 [4] - 2024年梁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5.1万亩,总投资超过3亿元,项目创新采用施工加运营一体化模式,将工程质量监管贯穿建设全过程 [5] 经营机制创新 - 梁平区坚持改田与改制相结合,探索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形式,推动地块实现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 [3] - 文化镇项目建成后,各村采用现场叫价和本村大户优先方式竞标农田经营权,项目建设区实现了全流转 [4] - 经营机制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种植便利度和生产稳定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由改前种田积极性不高向改后抢着种粮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