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马APP重启服务,破产车企艰难“复活”之路
华夏时报·2025-11-05 16:57

公司近期动态 - 威马汽车的小威随行APP于11月5日重新在iOS和Android平台上线 主要功能如蓝牙车控、远程车控等已恢复使用 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支持车型包括威马EX5和威马EX6 [2] - APP的重新上线被威马车主视为积极信号 缓解了自2023年10月公司申请破产重整以来车主面临的“失联”困境 [2] 公司历史与高光时刻 -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 由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立 名字取自德语“世界冠军” 显示出远大抱负 [3] - 公司坚持自建工厂策略 在温州建立智能化生产基地 此举曾赢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 [3] - 公司累计融资规模高达350亿元 创下当时造车新势力的融资纪录 投资方包括百度、腾讯、红杉资本等明星机构 使其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四小龙” [3] - 首款量产车型EX5于2018年3月上市 凭借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获得市场认可 连续40个月在细分市场销量领先 并在2019年夺得新势力单车销量冠军 [3] 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2019至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不足30亿元 同期蔚来研发投入超过119亿元 差距悬殊 [4][5] - 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部门墙”现象 内耗影响了企业效率和创新能力 [5] - 产品质量问题浮现 2021年12月在4天内连续发生3起自燃事故 导致召回1282辆EX5车型 严重打击消费者信心 [5] - 财务持续亏损 2019至2021年分别亏损约41.45亿、50.84亿及82.06亿元 三年累积亏损超过170亿元 [5] - 现金流紧张 截至2021年底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41.56亿元 而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当期到期部分高达94.7亿元 [5] - 三次冲击IPO均告失败 包括2020年科创板申请、2022年港交所申请以及2023年与Apollo出行的RTO进程 [5] 公司破产重整与现状 - 资金链彻底断裂后 公司于2022年10月起陆续关闭线下门店 温州生产基地陷入停产 [6] - 截至2023年6月 公司账面资产总额仅为39.88亿元 负债却高达203.67亿元 资产负债率超过500% [6] - 2023年10月 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生产经营全面停滞 直接影响十万多名车主的利益 [6] - 2024年4月 法院批准重整计划 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接管威马旗下四家主体公司 [7] 公司重整计划与挑战 - 新威马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 目标包括2025年复产EX5、E5并实现产销2万辆 2026年产量达10万辆 2027至2028年年销量跃升至25万至40万辆 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7]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 经营范围仅为汽车销售等 其2024年工商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为0 [7]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 但分析认为该金额对于重启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是杯水车薪 [8] - 新股东与“宝能系”资本关联密切 后者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 引发对威马未来资金链稳定性的疑虑 [8] 市场竞争与品牌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发生巨变 年产量从352万辆跃升至2024年约1300万辆 市场渗透率突破50% [8] - 威马计划复产的EX5与E5分别为2018年与2022年车型 技术与当前市场主流产品存在明显代差 市场竞争力令人担忧 [8] - 威马破产后 其原有的10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市场已被比亚迪元PLUS、吉利银河E5、零跑C10等车型抢占 [8][9] - 公司面临严重的品牌信任危机 老车主普遍抱怨售后维修与车机服务无法保障 当初承诺的“终身质保”成一纸空文 [9] - 威马车型在二手车市场遭遇价格腰斩 20万购入的车使用三年后难以卖出7万元 且许多二手车商拒绝收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