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公司因2014-2018年及2020-2021年期间财务造假收到行政处罚 合计罚款1695万元 13名责任人被罚 时任总经理被终身市场禁入 时任董事长及副董事长被禁入10年 财务总监被禁入3年 [1] - 财务造假主要手法为提前确认收入 虚增塔筒及工程业务收入 少计融资租赁财务费用 导致相关年度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2] - 因造假金额大且周期长 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太重"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3] 财务造假具体数据 - 2014年多计入营收7.57亿元 占当期披露营收的8.39% 多计利润总额1.55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763.89% [3][5] - 2018年少计财务费用1.2亿元 占当期披露财务费用的14.82% 多计利润总额1.21亿元 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89.76% [3] - 2014年若不进行利润虚增 公司将出现亏损 [5] 公司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轨道交通设备 风力发电设备 矿山设备等 控股股东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 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2] - 公司主业自2014年开始恶化 轧锻设备 起重机设备 挖掘焦化设备收入分别下滑32.57% 17.34% 58.15% [5] - 公司2014年后资产负债率首次突破80% 并一度超过90% 有息债务规模在2015年后首次突破百亿元 与账面资金缺口近90亿元 [8][10] - 高债务规模下 公司财务费用最高年份近10亿元 远超同期利润水平 [10] 造假动机与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总经理为完成考核指标 组织协调提前确认收入及虚增工程业务收入 [12] - 外部审计机构致同在造假七年期间均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山西证监局后续检查发现其审计程序存在多项缺陷 [13][14][15] -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呈现出管理层集体"放任造假"特征 时任董事长 副董事长 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均未履行相应职责 [16] 管理层腐败与潜在损失 - 时任总经理范卫民存在多项腐败行为 包括违规发放津补贴 虚报冒领奖金 违规招投标等 被通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风险 [17] - 与造假相关的风电项目存在巨额未追回款项 公司已提起诉讼 要求被告偿还欠款14.44亿元及利息 截至2022年5月1日暂合计14.58亿元 [18]
国企太原重工七年财务造假背后:公司系统性溃败?管理层腐败审计机构致同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