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天8家药企扎堆递表:港股生物医药IPO回暖下的机遇与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5 18:12

港股生物医药IPO市场环境 -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2024年10月后每日交易量攀升至几千亿港元,较此前增长数倍,为生物医药企业打开了融资窗口 [3] - 港股IPO回暖得益于二级市场股价上涨产生的盈利效应和美联储降息推动资金流向新兴市场 [3] - 2024年10月26日至31日,6天内有鼎泰药研、新桥生物、礼邦制药等8家药企相继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1] 企业赛道布局与产品管线 - 肿瘤治疗是核心战场,新桥生物核心产品givastomig瞄准胃食管腺癌、胆道癌等实体瘤市场,该领域2024年全球一线治疗市场规模达151亿美元(不含大中华区及韩国),预计2034年增至223亿美元 [4] - 差异化赛道形成补充,礼邦制药专攻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治疗,核心产品AP301已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 [5] - 江西生物制药是中国最大的人用破伤风抗毒素提供商,产品覆盖全国2.35万家医疗机构 [5] - 麓鹏制药通过BeyondX口服药物化学平台布局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三款核心候选产品均进入临床或新药申请阶段,2023年以来研发开支占经营总支出比重维持在82%以上 [4] 企业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面临持续失血压力,新桥生物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达2.39亿美元,现有1.65亿美元现金储备按当前消耗率仅能支撑至2027年第二季度 [5] - 新桥生物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骤降63.9%,直接临床开发开支减少67.3% [5] - 已产生营收企业陷入规模与利润失衡,德镁医药2024年营收增长30.7%至6.175亿元,但净亏损从470万元激增至1.056亿元,扩大21倍,销售费用率高达62.9% [7] 经营风险与供应链依赖 - 德镁医药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61.3%收入,第一大客户占比24%,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高达81.6% [7] - 新桥生物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51.4%,且存在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的情况 [7] - 德镁医药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的76.9%连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61.8%,核心产品进入医保后毛利率再降8.2个百分点 [7] 估值挑战与市场竞争 - 港股市场对医药企业估值逻辑日趋严苛,2024年曾出现中国中药、复宏汉霖等药企因估值偏低、流动性差选择私有化的浪潮 [8] - 新桥生物核心产品givastomig临床进度较竞品落后3-5年,II期试验启动延迟至2026年初,关键数据披露要等到2027年下半年 [8] - 德勤预测2024年港交所新股融资可达600-800亿港元,但大型IPO稀缺、投资者对未盈利企业风险偏好仍较谨慎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A股市场医药企业IPO在审数量持续下降,2024年12月已降至24家,港股凭借18A章制度成为创新药企重要融资渠道 [10] - 生物医药行业核心竞争力是研发实力,短期成本控制可能牺牲长期价值 [10] - 企业需在细分赛道建立深度护城河,优化经营效率,并在市场推广与研发投入间找到平衡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