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融》|推动我国银行业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2025-11-05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 供应链金融是连接产业与金融的重要纽带,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作用 [1] - 银行业作为主要参与者,其发展反映了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科技创新活力 [1] - 行业正朝着规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普惠化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1] 发展历程 - 起步发展阶段(2001~2009年):深圳发展银行试点动产及货权质押融资业务被视为最早实践,业务实现从无到有的创新 [2] - 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7年):风险事件促使银行转型,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及平台化发展规避风险,参与主体多元化和科技应用推动创新 [3][4] - 高速发展阶段(2018~2024年):政策支持与科技赋能推动高速发展,2023年行业规模达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0.88% [5][6] 政策支持 -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促使金融机构重视供应链金融业务 [5] - "十四五"规划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重要举措,并明确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5] - 2020年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意见,首次清晰界定供应链金融内涵,奠定规范创新发展制度基础 [6] - 2024年多部门联合通知指出要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10] - 2025年77号文出台,从统一标准、强化风控、规范数字化工具、保护中小企业、厘清信息服务机构定位等多维度重塑监管框架 [11][12] 未来发展方向 - 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服务精准度,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13] - 探索模式创新,促进生态化发展,包括脱核化模式、深挖"数据信用"与"物的信用"价值、强化生态建设 [14] -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加速数智化转型,包括搭建一体化数智平台和强化智能工具渗透 [15] - 加强内部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推行专业化管理 [16] - 强化内外联动,推动国际化发展,包括强化跨境法规研究、丰富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跨境信息共享 [17] 当前挑战 - 供应链金融服务精准度有待提升,产品同质化难以匹配企业个性化需求 [9] - 拓客及营销策略有待完善,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背书导致服务范围局限 [9] - 行业整体数智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据整合与应用存在短板 [9] - 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业务流程烦琐且协同难度大 [9] - 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产品服务相对单一且面临较大合规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