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公布,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作为首要战略任务 [1] - “十五五”时期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8] -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 [7] 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 部署四大重点任务: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 - 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2][8] - 强大制造业是一国经济韧性的决定性因素,需进一步筑牢制造业根基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 [3]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 - 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3] - 传统产业亟待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深度转型升级可带来10万亿级的经济增加值 [4] - 通过技术改造、标准引领、产业基础再造以及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实现升级 [4]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 《建议》特别强调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和强产业关联度 [4] - 新兴产业将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对经济发展产生战略性支撑意义 [4] - 各地需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统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5] 未来产业超前布局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6] - 未来产业具有原始创新依赖性强、技术路径不确定、产业化风险大等特征,代表智能化、绿色化趋势 [6] - 需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来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6]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 [9] - 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力量,需超前布局但不能过于超前造成浪费 [9] - 围绕产业需求优化区域算力布局,制造业密集区域布局工业互联网算力,西部注重绿色算力,国家布局通用算力 [10] - 探索构建全国统一算力交易市场,形成合理定价机制和跨区域补偿机制 [10]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通过知识产权、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促进产业高端化 [11] - 需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深化监管改革,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让更多优质主体进入生产性服务业 [11] - 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推进服务业数智化,加强服务标准和质量品牌建设 [11]
21专访|黄群慧: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产业政策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5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