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金融科技周观察|支付、数据、信用出海难点显现,AI与区块链破局步入“实战攻坚”
第一财经资讯·2025-11-05 19:53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核心动态 - AI和出海成为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与会者最高频的两个词[1] - 香港特区政府提出设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吸引并服务内地企业借助香港拓展国际业务[1] - 金融科技的竞争从概念秀场转向实战攻坚的深水区,技术应用更聚焦于解决具体金融场景中的小问题[1] 企业出海趋势与香港角色 - 截至11月3日,港交所排队上市企业已突破200家,其中超过九成来自内地[3]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帮助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作为跳板扩展海外业务,为内地公司寻找境外市场和全球资本铺平道路[3] 企业出海面临的系统性难点 - 跨境支付链路冗长成本高企,传统银行支付依赖代理行体系导致链路长、摩擦多,中小企业因在地方银行开户而支付效率低下[4] - 国内信用报告跨境难以被认可,香港金融机构难以验证客户自行提供的内地信用报告是否被篡改,且获取流程不便[5] - 全链条供应链服务支撑不足,中小微企业需在货代、航运、海外仓储、本地配送、跨境支付、资金周转等多环节通关[6] - 企业面临汇率风险,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出口日本收日元,因未做汇率对冲导致实际利润被日元持续贬值严重侵蚀[6] 政策支持与技术赋能方案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举例拟推出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内地银行在港设区域总部、提供税务宽减、推动碳排放核算服务等[7] - 香港计划未来3至5年将金融机构采用或试行生成式AI的比例提升至87%以上[9]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以国产开源区块链飞梭链为技术底座,支持香港与内地间跨境数据高效、有序流转[9] - 微众银行跨境科技团队通过文件哈希值比对验证技术,在不涉及数据直连的基础上提供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解决方案[10] AI与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效率提升 - 在合同审核场景,AI Agent将人工审阅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两分钟,实现自动关键信息提取与风险标注[10] - AI技术可对碎片化数据进行深度关联与动态分析,精准勾勒中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轨迹与交易画像[10] - 区块链与AI技术正加速驱动面向内地出海企业的金融科技方案实现规模化落地[7] 技术应用的现实边界与制约因素 - AI的优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人工密集环节效率,但在合规审查、客户身份判别等核心环节仍需专业人员介入[11] - 金融科技公司需具备足够的产业生态数据积累,才能确保大模型训练的精准性,线上数据积累是关键制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