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专注于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打造了“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绿色产业链,成为“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第一股”[1] - 公司业务起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历经11年发展完成产业升级,从最初被视为“地沟油作坊”到获得资本市场认可[1][2] -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技术实力获得行业认可[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7.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3]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21亿元—23亿元,同比增幅51.4%—65.82%[3] - 2025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06亿元—1.16亿元,同比增幅22.29%—33.82%[3] - 生物基材料收入从2022年的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5亿元,年均增速13.2%,成为重要增长动力[3]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研发费用支出保持在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分别为5134.58万元、5856.77万元、5356.61万元和3444.71万元[6] - 研发人才占比始终保持在20%以上,拥有135项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3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6] - 公司攻克生物柴油低温结晶难题,能生产冷滤点低至-10℃的产品,拓展了产品适用性[6] - 与江南大学合作项目使农药利用率提升30%,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 供应链与客户结构 - 公司将个人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的39.01%降至2024年的6.07%,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和规范性[4] - 在生物燃料领域成为托克、嘉能可、壳牌、英国石油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8] - 在生物基材料领域与丰乐种业、久易股份、泸天化等农化龙头企业保持长期合作[8] 产能扩张与行业前景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等项目,达产后总产能将从10.5万吨跃升至51.82万吨[1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生物柴油产能为10.5万吨,居全国第六位,产量8.0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4.68%[10] - 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将从2023年的4242万吨增长至2028年的599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7.16%[9] - 新加坡2024年船用生物燃料销量达88.28万吨,同比增长68.4%,公司已布局该新兴市场[10]
循环经济标杆丰倍生物叩开A股大门 技术壁垒铸就绿色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