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进程在2025年显著放缓,从追求数量转向关注规范高效和质量提升 [1][2][3] - 数据资产入表规模合计达29.71亿元,但增长动力高度集中于央国企和通信巨头,多数行业增长停滞 [1][2][3] - 市场参与方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未来需政策、企业、市场三方协同以推动进程深化 [4][5][6] 数据资产入表现状 - 2025年三季报共有101家A股公司披露数据资产信息,总规模29.71亿元 [1]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54家,占比53.47%,三大运营商披露规模合计17.87亿元,占总规模60.15% [3] - 数据资产入表行业覆盖从初期6类拓展至25类,涉及计算机、交通运输、金融等多个领域 [2] 入表进程变化趋势 - 2024年新增入表企业数量季度平均增速为78.80%,2025年季度平均增速降至3.57% [1][2] - 2025年一季度、半年度和三季度披露数据资产入表的公司数量分别为93家、100家和101家 [2] - 进程趋缓反映社会关注点从"从无到有"的突破转向"从有到优"的实质性跃升 [1] 进程放缓的挑战与原因 - 挑战从"能否入表"转向"如何规范高效入表",核心问题包括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合规要求趋严、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 [3] - 许多企业积累大数据但未系统开发价值,数据治理等前端基础工作需投入大量资源与时间 [1] - 企业需在按规披露信息与保护核心数据安全间找平衡,导致成本与风险双升 [3] 未来展望与破局路径 - 进程放缓是阶段性调整而非长期趋势,政策支持持续强化,数据要素市场保持快速发展 [4] - 企业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通过搭建数据治理体系、优化资产核算流程积累经验 [5] - 未来需政策优化实施细则推出激励措施、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支持、企业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模式三方协同发力 [5][6]
A股数据资产入表观察:3.57%增速背后的挑战与破局
证券日报·2025-11-05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