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落地一年试点银行有望扩围 上市公司态度分化
中国证券报·2025-11-06 04:08

业务资格扩围 -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的参与机构范围有望从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扩容至城商行,包括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 [1] - 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已被纳入相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对象,并与部分上市公司签署了贷款承诺函 [1][2] - 此前城商行未在贷款机构名单中,多家城商行人士表示正在积极争取该项业务资格 [3] 业务进展与市场反应 - 政策落地一年来,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自身或大股东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 [1][2] - 具体案例包括:之江生物拟以不低于6000万元、不超过1.2亿元资金回购股份,并已取得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的贷款承诺函 [1];宝明科技取得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不超过700万元的贷款承诺函 [2];丛麟科技取得上海银行市南分行不超过3600万元的贷款承诺函 [2] - 从贷款类型看,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占据主流,三年期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选择 [6] 银行视角的业务价值 - 该业务是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增强优质客户黏性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 [1][4] - 对于城商行,该业务能优化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上市公司,带来业务增量 [3] - 银行可通过此类贷款提升优质客户黏性,并协同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条线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4] 企业需求与考量因素 - 民营企业是使用该贷款的绝对主力,贷款有效破解了企业资金窗口与回购时机错配的问题 [5] - 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原因包括未遇到合适的回购窗口,以及随着市场利率下行,专项贷款利率(一般不低于1.75%,不高于2.25%)优势减弱 [5][6] - 贷款对象的限制也影响部分企业使用意愿,例如该产品仅面向机构股东、不向自然人开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