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现状与驱动因素 - 美国经济呈现消费强劲、AI投资高涨与劳动力市场趋缓的复杂图景,当前增长主要依赖人工智能投资带来的生产率提升[1] - 美国经济受到"关税冲击"(不利)与"AI驱动"(有利)两股力量的拉扯,目前AI力量非常强,导致经济增长相当强劲[3] - 美国就业增长不显著而产出增长较快,从算术上看意味着生产率增长很高,这是解释就业未大幅增加但产出快速增长的唯一方式[1][3] AI投资的影响与前景 - AI投资的直接效应是刺激需求、提振信心并带来强劲投资,间接效应则体现在生产率上升[1][4] - 若生产率提升持续,将代表美国结构性增长潜能正在上移,但目前尚难判断是短期周期性反弹还是长期结构性转折[1][3] - 对美国明年经济前景预测为可能还不错,AI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关税的不利影响,之后情况更难预测,主要取决于AI的供给侧效应[4][8] 关税政策的影响 - 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目前有限,关税主要由进口商和分销商承担而非消费者,他们降低了利润,但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还不大[5][8][9] - 关税影响更多来自其不确定性而非关税本身,这会让企业在投资决策上非常谨慎,可能导致总投资下降[8] - 关税政策的滞后效应未来可能会逐渐反映在通胀上,其影响将是渐进的,具体取决于关税最终水平[9] 通胀与美联储政策 - 通胀目前约3%,未来可能面临一些压力,美联储是否会大幅降息仍有疑问,可能再降一次,关键策略是"数据驱动"[5][6] - 如果通胀超过3%,美联储会非常担心并将谨慎降息,其关注重点是通胀而非就业[7] - 若关税导致通胀显现,更可能是一段短暂的通胀波动随后回落,而非导致长期高通胀,这取决于美联储通胀目标的可信度[10] AI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影响 - AI可能导致部分技能型岗位被替代,引发结构性失业,失业者可能是技能型劳动力,这与历史上技术进步导致失业的情况可能不同[1][11] - 个人应拓展可迁移技能避免过度专业化,政府和社会需积极推动再培训项目以应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潜在挑战[1][11][12] - 生产率提升确实在发生且可能非常显著,可能使GDP增长提高1%,生产率提升2%甚至更高,但国家收入账户不会完全捕捉这些变化[11] 美联储独立性与美元地位 - 美联储独立性强,FOMC成员不能随意被解职,委员会决策需投票过半,因此独立性丧失的风险较低[12] - 美元地位不会因美联储相关问题而削弱,其他因素如财政政策更重要,如果美国继续推行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投资者可能担忧[12]
专访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美国经济立于AI繁荣与关税阴影之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6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