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被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强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 实现全面绿色转型需从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制度及绿色文化四个关键方面协同着力 [1]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需通过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2] - 具体路径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2] - 发展绿色供应链,将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及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融入产品全周期 [2] 绿色科技创新 - 绿色技术是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需加快科技创新以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并为碳达峰目标提供支撑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3] -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在电力、工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3] 绿色制度建设 - 制度是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4] - “十五五”时期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包括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制度 [4] - 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并推行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等政策制度 [4] - 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强绿色经济市场激励机制以吸引资金和资源投入 [4] 绿色文化培育 - 推动绿色转型需转变思想观念,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 [5] -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低碳出行等行动 [5]
张博: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经济日报·2025-11-06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