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68.0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2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5.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4亿元亏损扩大超6倍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34.53亿元,同比增亏幅度惊人 [2] - 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巨亏,为近七个季度中的第六次亏损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6%,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 [6] - 毛利率表现远差于同行,隆基绿能毛利率1.21%、通威股份毛利率2.74%、天合光能毛利率5% [6]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2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1.26亿元,两者合计4.49亿元,相当于同期归母净亏损的12.6% [11] 债务与偿债能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7.9%,较2024年同期的72.15%提升超5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三季报最高值 [6] - 有息负债合计398亿元,是同期归母净资产的1.72倍 [8] - 短期借款7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7亿元,两者合计122亿元,短期偿债压力集中 [8] - 流动比率1.23、速动比率0.98,速动比率已低于1的安全线 [6] - 提供担保余额为576.40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206.62%,担保规模已超净资产2倍 [8] - 为合并报表范围外公司担保余额30.39亿元,风险更难控制 [8] 运营效率与资产质量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4] - 截至9月底,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为9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值,较2024年同期增加超5亿元 [11]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达69天,远超2024年同期的45天,回款周期拉长近50% [11] 战略与投资风险 - 计划投资39.57亿元建设阿曼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该项目资金占公司今年三季末净资产的17% [9] - 公司承认项目投资建设可能会对现金流造成压力,存在资金筹措进度或规模不达预期的风险 [9] - 公司港股上市申请已于10月28日自动失效,海外募资计划搁浅加重了市场对其资金链的担忧 [8] - 公司推进垂直一体化转型,截至2024年底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 [14] - 垂直一体化转型并未达到预期,前三季度毛利率-2.6%远低于同行,成本优势并未体现 [15] 行业环境与竞争 - 光伏组件环节是行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2024年以来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组件企业的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 [6] - 营收与利润双下滑主要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单瓦价格与出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 [4] - 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贸易环境日趋严峻,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台关税壁垒、进口限制等政策,海外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11]
财说|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晶澳科技短期偿债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