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说| 标的公司估值存疑,信邦智能28.56亿元豪赌车规芯片

信邦智能收购英迪芯微交易概况 - 信邦智能计划以28.56亿元总价收购英迪芯微100%股权 [1] - 此次收购是公司主业承压下的第三次跨界尝试,前次跨界新能源热管理并购已失败 [1][2] 信邦智能主业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市后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年5602.95万元,2023年2328.37万元(同比下降58.4%),2024年488.69万元(同比下降79.01%)[2] - 2025年前三季度首次出现扣非后亏损228.86万元 [2] - 2023年收购景胜科技51%股权切入新能源热管理领域,但标的连续亏损:2024年亏损1613.85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3472.12万元,公司已对此次收购商誉全额计提减值624.78万元 [2] 标的公司英迪芯微经营状况 - 英迪芯微主营车规级数模混合芯片,汽车照明芯片贡献8成以上收入 [4] - 营收表现:2023年4.94亿元,2024年5.84亿元 [4] - 持续亏损:2023年扣非后亏损349.89万元,2024年扣非后亏损3806.22万元,2025年前4月扣非后亏损2312.33万元 [4] - 营运能力恶化: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5.85次/年降至2025年前4月3次/年,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6.15次/年降至2025年前4月1.51次/年 [5] 估值方法争议 - 评估机构采用市场法得出英迪芯微估值28亿元 [6] - 可比公司选择存疑:纳芯微车规芯片收入占比36.88%,思瑞浦16.95%,国芯科技13.2%,圣邦股份仅7%,与英迪芯微近100%车规芯片业务结构不匹配 [7] - 高EV/S倍数公司(圣邦股份6.57倍,国芯科技6.71倍)拉高中位数,变相推高估值 [8] - 若仅参考业务结构相近的纳芯微(4.38倍)和思瑞浦(4倍),估值可能低于28亿元 [10] 业绩承诺与股份支付影响 - 业绩承诺要求英迪芯微2025-2027年平均年净利润增长率180% [10] - 净利润口径特殊:采用"扣非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2024年该口径净利润为3576万元 [11] - 股份支付费用高企:2023年6044.27万元(占营收12.23%),2024年7382.29万元(占营收12.64%)[12] - 交易触发新增股份支付:董事长股权激励加速行权预计使2025年新增费用约2亿元 [13] 交易后商誉风险 - 交易完成后信邦智能商誉将达21.49亿元,占公司总资产48.60%,净资产73.70% [14] - 若英迪芯微未来业绩不达承诺,公司将面临巨额商誉减值,可能导致净资产缩水超七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