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要为大事做准备?中国吞下全球九成新增石油,能源安全要握在手中
搜狐财经·2025-11-06 10:14

原油进口态势 - 9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9.4%,连续十八个月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 - 全球每新增三桶待售原油,就有近两桶最终运抵中国码头 [2] - 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平均每天进口1110万桶原油 [4] 战略石油储备 - 进口原油中约一成直接注入战略储备罐,未进入炼厂 [4] - 战略储备罐位于沿海七大基地的地下洞库,深度可达三十米,恒温恒压,油质可保持十年基本不变 [4] - 储备容量可达全年净进口量的一半,约一年后触及国际能源署推荐的90天储备红线,目标为180天 [4] - 国家层面将库存从“商业可浮动”转为“战略锁定”,减少了全球可流通油量 [10] 政策法规驱动 - 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能源法》首次将政府储备、企业义务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三级体系写入条款,措辞为“应当”,违法将面临高额罚款或停产整顿 [5] - 法律要求炼厂必须预留相当于15天加工量的油罐空间以备检查 [5] - 法律生效前,各公司选择“先占满位置”,导致油轮在锚地平均等待时间从去年的42小时延长至67小时 [5] 市场价格与采购策略 - 9月底布伦特油价一度跌破69美元,叠加人民币走强,到岸价比去年高点便宜近一成 [7] -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设有“地板价”,原料成本下降而零售价未同比例下滑,中间利润增厚 [7] - 地方炼厂提前用完四季度进口配额,海关总署于10月中旬罕见追加下发300万吨补充配额 [7] - 贸易商观点认为“油价可以不是底,但配额会过期”,凸显采购时间窗口的重要性 [7] 贸易结算与外汇 - 中国与中东、南美部分产油国启动“原油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合同出现“CNH计价、迪拜离岸交割”条款 [8] - 中资银行开立人民币信用证,出口方可在香港离岸市场兑换美元或持有人民币用于进口中国商品 [8] - 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到港量占总进口量的12%,比例虽小但增速每年翻番 [8] 全球市场影响 -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已降至3.6亿桶,为1983年以来最低,去年至今释出1.8亿桶以压低油价 [10] - 欧洲部分国家将库存外包给商业仓库,可能在炼厂开工率下降时抛售 [10] - 花旗商品团队测算,若中国明年将储备目标提高30天,国际油市每日将减少40万桶流通量,布伦特均衡价格将抬升约2.5美元 [10] 能源安全与供应链 - 新增油源中,中俄、中哈、中缅三条陆上管道合计占比已达15%,分散了地理路径风险 [11] - 国内页岩油、致密油开发成本降至55美元/桶左右,油价高于此区间时老油田可立即增产,形成“储备—管道—自产”三级缓冲 [11] - 战略储备为新能源转型提供“延误险”,使风电光伏可按自身节奏发展,避免因短期油荒被迫依赖煤电 [13] 储备管理与运用 - 战略储备设计预留“轮换机制”,入库五年后须抽检,接近品质临界值时通过挂牌拍卖出售给炼厂并购入新油替换 [14] - 轮换机制既保证油品质量,又避免资源沉淀,在极端情况下可为国内油品供应提供至少90天缓冲期 [14] - 储备为国家提供谈判筹码,可在国际市场混乱时按兵不动,待价格理性后再轮库,减少外汇浪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