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筑牢乡村“硬基底” 激活振兴“软实力”
金融时报·2025-11-06 11:16

政策导向与行业定位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信托行业服务“三农”工作锚定方向 [1] - 慈善信托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架起社会爱心与乡村需求的桥梁 [1] 基础设施与产业振兴 - 信托公司通过设立乡村振兴慈善信托精准注入金融力量,例如某信托公司与农商行共同设立规模达570.93万元的慈善信托,支持道路修缮、监控安装及蘑菇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 [2] - 慈善信托深度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提升与公共服务改善,例如重庆信托设立“绿水青山2号”等信托,规模合计782万元,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污染治理等活动 [3]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信托业支持乡村振兴帮扶项目数量289个,投入金额43.04亿元,其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项目117个 [4] 教育助学与人才培养 - 上海信托启动“情系长三角·助飞学子梦”慈善项目,总规模约1000万元,连续5年为四个县每年资助10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并于2025年在安徽金寨县启动第二期计划 [5] - 慈善信托聚焦乡村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累计为甘肃、新疆等十余个县的接近400名县乡两级干部提供培训活动 [6] - 中原信托开发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系列慈善信托,每年选定1至2所学校开展全方位教育帮扶,涵盖教师培训、学生资助及校舍维修 [6] 运作模式与机制优势 - 慈善信托具有“运作透明、财产独立、管理灵活”的特性,信托公司对信息披露的重视逐渐增加 [6] - 形成“专业管理+在地执行”的协作模式,例如厦门国际信托联动当地慈善组织,确保资金精准落地,并设置信托监察人对资金用途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定期披露管理报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