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正驱动中国制造业质量变革,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从过程可控到质量可信的升级 [1][5][6] - 中国制造业在高铁、大飞机等高端装备领域实现精密制造突破,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越国际最严标准,支撑品牌全球化 [2][3][8] -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系统性协同发力,标准制定与制度创新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3][6][9][10] 精度突破与标准引领 - 中车戚墅堰所齿轮箱装配精度达微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关键指标达到100%,全面超越国际最严标准 [2] - 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建立覆盖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的超精密质量管控体系,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一颗铆钉到整机翼梁全程可追溯 [2][3] - “十四五”期间中国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在全球产业规则制定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3] 数字赋能与过程可控 - 福建辅布司与华为联合AI质检系统基于昇腾AI平台,每秒处理60帧图像,实现蕾丝花边100%全检,大幅缩短巡检时间 [1] - 三一重工18号工厂依托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数千个传感器为每道工序动态匹配最优参数,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全面实现智能化作业 [5] - “5G+工业互联网”在数千家智能工厂落地,实现产品质量问题秒级追溯与闭环处理,关键工序不良率平均降低30% [6] 品牌崛起与全球信赖 - 比亚迪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突破180万辆,海外市场同比激增240%,在德国海豹车型月交付连续3个月突破5000辆 [8] - 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使空间利用率提升5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三元锂电池热失控起火安全隐患 [8] - 2024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数量从2019年40个增至73个,其中制造业品牌达21个,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10]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丨科技造就质量强国建设新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