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19.52亿元,同比增长21.12%,观影总人次达9.85亿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达到373.59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9.21%,进口影片票房为45.2亿元,占比10.79% [1] - 国庆档(2025年)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放映场次314.66万场,同比增长12.82% [1] - 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64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75元,同比下降9.28%,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1] - 国庆档票房前五名影片及票房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0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2.19亿元、《震耳欲聋》1.75亿元 [1] 四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四家上市公司(中国电影、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北京文化)前三季度营收合计70.10亿元,同比增长41.43%,归母净利润合计19.83亿元,同比增长233.77% [2] - 四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合计17.40亿元,同比增长46.96%,归母净利润合计1.71亿元,同比增长327.98% [2] 光线传媒业绩表现 - 光线传媒营收规模最大且业绩增速最快,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16亿元,同比增长150.81%,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 [3] - 光线传媒第三季度营收为3.74亿元,同比增长247.54%,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993.71%,实现扭亏为盈 [3] - 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截至报告期末总票房约为159.03亿元 [3] - 光线传媒毛利率高达73.24%,同比大幅上升30.28个百分点,在四家公司中遥遥领先 [5] 中国电影业绩表现 - 中国电影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28亿元,同比下降2.90%,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9.22% [3]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营收为12.12亿元,同比增长35.61%,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1463.17% [3] - 公司业绩主要受第一季度拖累,当期净亏损1.4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5.25%,因主投电影票房不及预期 [3] - 前三季度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电影共30部,累计票房122.51亿元,占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32.79% [4] - 公司主出品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超30亿元,为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并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 [4] - 公司主出品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夺得2025国庆档票房冠军 [4] - 中国电影毛利率为15.98%,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5] 北京文化业绩表现 - 北京文化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前三季度营收2.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1.44%,但净亏损高达3.0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65.04% [4] - 北京文化第三季度营收为0.92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净亏损0.73亿元,同比扩大9倍以上 [4] - 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包括《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其中《封神第二部》票房较第一部"腰斩",豆瓣评分仅5.8 [4] - 公司投资影片《东极岛》累计票房3.96亿元,不到同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的两成 [4] - 北京文化虽投资《南京照相馆》,但估计实际投资比例较小,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4] - 北京文化毛利率低至-80.61%,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04.23个百分点,在四家公司中垫底 [5] 华谊兄弟业绩表现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下降46.08%,净亏损1.14亿元,同比扩大368.15% [5] - 华谊兄弟第三季度营收为0.63亿元,同比下降31.61%,净亏损0.39亿元,同比收窄41.27% [5] - 公司前三季度参与投资的影片包括《向阳·花》《志愿军:浴血和平》等,其中《志愿军:浴血和平》于9月30日上映,对本期业绩贡献有限 [5] - 华谊兄弟毛利率为29.67%,在四家公司中位列第二,但远低于光线传媒 [5]
电影行业三季报:中国电影受一季度拖累 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下降2.90%、69.22% 净利率仅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