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 “粤字号”品牌擦亮大湾区名片(人民网)

"我们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机制与农户共享产业升级成果。"王汉桥算了一笔账,新模式已累计 带动农户超6000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而从全区看,效益更为可观。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副科长吴泽锋透露:"目前丝苗米产业已带动3.4万户农户就 业,年产量达4.4万吨,核心区产值近19亿元,产品价格实实在在提升了,农民的腰包也更鼓了。" 在增城,地理标志不仅是富民兴农的"金种子",更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新杠杆"。增城区立足农业 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工程,目前已拥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8件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总量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 要让品牌立得住,品质是生命线。为了守护这份"地道风味",王汉桥和他的团队建立了全链条质量 管控体系。"我们专门建立了检验室,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超20项检测。"他拿起一包增城丝苗 米说,"产品包装上都有溯源码,只要扫一下,就能了解这包大米从种植到货架的全流程信息。" 岭南大地,沃野千里,孕育出众多风物特产。从一颗荔枝、一粒米,到一片陈皮、一叶茶,这些承 载着特定水土与人文的"家乡味道",正日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