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坤新材:构筑核心竞争力 力争成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国际先进企业
上海证券报·2025-11-07 02:46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6] - 自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ArF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产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及以下逻辑芯片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7][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产产品在研发、验证以及量供款数累计已超过百款,客户涵盖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打破了国外垄断[7][11] 公司经营业绩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整体稳步增长,分别为31733.92万元、36153.01万元、53975.18万元和28814.25万元[13] - 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分别为12357.89万元、19058.84万元、34418.93万元和24977.42万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66.89%[13]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3.74%,自产业务收入大幅增加10506.36万元,增幅达72.60%[16]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23083.42万元、22563.63万元、29201.77万元和11885.34万元,自产产品实现毛利分别为4142.52万元、5772.07万元、9970.85万元和8259.39万元,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从17.95%上升至69.49%[14][1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4274.36万元、5366.27万元、8860.85万元和4160.43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28%、14.59%、16.17%和14.13%[16] - 公司先后承接并完成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研究任务,打破境外厂商垄断[18]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中国境内12英寸集成电路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主要由境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公司自产产品已实现对日产化学、信越化学、美国杜邦等境外厂商同类产品的替代[22] - 2024年度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为34418.93万元,成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供应企业之一,实现对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22]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不断拓展产品线,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本土企业[19][20] -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高端人才与先进设备、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利用漳州、大连和合肥三个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加强上游产业链布局以保障供应链安全[21] 上市与募集资金 - 公司选择科创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公司2023年和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52.78万元和9430.36万元[25][26] - 本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1347.9588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27]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以完善产品线布局,提高核心竞争力[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