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表现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期货价格创近15个月新高,主力合约突破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自10月25日中美经贸磋商以来上涨7.26% [1][2] - 国内豆一期货主力2601合约收盘价创近5个月新高,豆粕主力2601合约触及阶段性高点3089元/吨,盘后持仓数据显示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净空仓维持在50万手以下 [2] - 在亚洲交易时段,CBOT大豆期货成交最活跃的明年1月份合约报价在1123美分/蒲式耳附近 [2] 中美贸易动态与关税影响 - 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1][2] - 尽管部分美国农产品关税取消,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而巴西、阿根廷大豆仅需缴纳3%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竞争力相对较弱 [3] - 进口12月船期美国大豆CNF报价为500美元/吨,比巴西大豆高3美元/吨,按13%税率计算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4466元/吨,比巴西大豆高410元/吨 [3] 采购行为与市场结构变化 - 部分中国进口商近期增加采购南美大豆,订购了约10船12月装运的巴西大豆和另外10船2026年3月至7月装运的大豆 [3] - 由于此前关税摩擦,中国未采购新季美豆,导致美国新季大豆面临较大售粮压力,预计短期过剩1200万吨左右 [3] - 巴西已完全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6] 库存与供需平衡展望 - 分析认为,若中国恢复常年2000万—3000万吨/年的美豆采购量,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从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 [4] - 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估为53蒲式耳/英亩,产量预估为42.60亿蒲式耳 [5] - 过去三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均在2000万吨以上,2025年1—9月进口美国旧作大豆1680万吨,显示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依旧不可或缺 [6] 未来价格驱动因素 - 美豆价格后续走势关键取决于中国采购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政策性采购意味着关税成本仍高,可能继续利多豆粕;商业性采购则需美豆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4] - 若中国进行商业性采购,巴西大豆面临的压力将更加明显,可能制约外盘大豆的上涨空间 [4]
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提振 美豆走出年内最猛上涨行情
证券时报·2025-11-07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