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是穿越牛熊的力量
新浪基金·2025-11-07 13:40

核心观点 - 市场在4000点关口波动常态化,热点轮转快,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获得长期平稳的持有体验比追逐短期热点更为迫切 [1] - 基金经理张容赫的投资方法论核心是“稳”,其底层逻辑是基于宏观研判的主动布局,以更宽的视野、更长的周期和更均衡的组合争取可持续回报 [1] - 在当前结构性市场中,“稳”的价值凸显,通过控制组合波动,方能在震荡中行稳致远 [9] 投资目标 - 核心目标是让投资者不用纠结“择时”,帮助投资者省去买卖时点的烦恼,使其能安心持有 [2][3] - 管理组合的核心标尺是客户体验,具体标准是尽量避免组合出现大幅、长期的亏损,让收益率曲线像稳步爬坡一样平滑向上延伸 [3] 布局逻辑 - 投资体系的基石是“万物皆周期”,不做追热点的短期交易,精力集中于宏观研判,判断未来经济走向、企业盈利趋势和市场流动性 [5] - 从周期拐点中寻找被低估的机会,例如预判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提前增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 [5] - 关注被市场冷落的“白马股”,其未来走势与中国经济及利率水平密切相关 [5] - 评估资产性价比时特别关注成交占比与换手率,换手率短期内急剧攀升反映热度已高,应保持冷静;长期冷落且估值合理的资产可能成为重点布局目标 [5] 组合管理策略 - “稳”体现在对组合的灵活调整,而非持股不动,市场在变,组合不能一成不变 [7] - 调整逻辑清晰:波动大、估值偏高的资产逐步降仓;有性价比、具备反转动能的资产慢慢提升权重 [7] - 采用动态平衡策略,例如2025年上半年亮眼的银行股在三季度走弱后果断减持,待9月下旬估值回落、性价比重现时重新增持 [7] - 组合仓位保持中性,结构上同时配置看好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看淡中国经济的红利资产以及全球共振的科技成长资产 [7] - 注重从波动率视角管理风险,而非仅盯单一个股,通过组合内其他股票的收益贡献来抵消个别股票的长期深幅亏损,确保整体表现可接受 [8] 当前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并非普涨牛市,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仅10%-20%的个股实现翻倍,涨幅集中于小盘股和AI板块,全A股涨幅中位数远低于指数涨幅 [9] - 基于对宏观经济、海外经济及流动性的判断,整体组合仓位中性,但回撤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较好完成了稳定目标 [9] - 只有先稳住组合的“基本盘”,才能在震荡市中不慌不乱,等待真正的行情机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