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个省份中度老龄化,东北地区最“老”
36氪·2025-11-07 14:02

中国老龄化整体态势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的15.6%,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2] - 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8%,为历史最高,约每4.35名劳动年龄人口需抚养1名老年人 [2] - 全国有20个省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19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14%,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2][3] 各省份老龄化程度差异 - 辽宁省老龄化程度最严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900万,占比21.9%,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1][5] - 西藏自治区老龄化程度最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万,占比6.29% [1][6] -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及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高 [3][5][6] - 广东、新疆、青海、宁夏等省份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中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18% [6] - 广西、江西、甘肃三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13%,非常接近中度老龄化标准 [7] 老龄化成因分析 - 出生率与老龄化程度呈负相关,出生率高的地区如西藏(13.87‰)老龄化程度低,出生率低的地区如江苏(5‰)老龄化程度高 [10][11] - 年轻人口跨省迁移是影响区域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东北老龄化主因是年轻人口迁出,而广东因大量年轻人口流入维持了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 [6][11][12] - 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是长期趋势,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虽较2023年小幅回升,但仍处历史极低区间 [11][13] 未来趋势与银发经济机遇 - “十五五”时期(2025-2030年)预计是中国由中度老龄化向重度老龄化过渡的关键窗口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3.2亿增至3.9亿,年均净增1309万人,老龄化率将从22.8%增至27.7% [15] -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工信部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8万亿元,到2035年其占GDP比重预计从6%上升至9% [15][16] - 政策层面积极扶持,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2024年从事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注册达7.76万家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