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于技术进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技术进步型开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1] - “技术进步型开放”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开放促进生产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从而获得动态、持续的增长收益,而非仅一次性静态福利改进 [1][4] - 中国过去的经济成就得益于以开放促技术进步的实践,在当前新阶段需结合新环境,通过更高水平开放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7][8][9] 开放促进技术进步的渠道机制 - 国际贸易为技术及其隐含产品提供市场,促进技术创新收益的实现和技术的国际流动与溢出 [2] - 高科技产品贸易是隐含技术的跨国流动,会导致技术跨产业溢出、沿产业链溢出和产业间交叉协作创新 [2] - 跨国公司通过投资生产、构建供应链和设立研发中心,将技术带入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2] - 经济开放加剧市场竞争,可能迫使企业加强创新,同时国际资本和人才流动可缓解融资与人力资本约束,加强知识传播 [2] “技术进步型开放”的基本原则与理念 - 技术进步体现在生产效率提升、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升级、组织结构变革、产业链攀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多个维度 [4] - 技术进步的来源分外部(国际技术扩散、转移、学习)和内部(自主创新),开放政策需系统考量,不能顾此失彼 [4] -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侧重点应不同:技术水平落后时侧重通过开放获取跨国技术扩散;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时则更需依靠自身研发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5] - 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在任何阶段都至关重要,是保障技术吸收能力和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 [5] 当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与策略重点 -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关键阶段,技术越接近世界前沿,需在新环境下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8] - 扩大开放与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两个关键动力,需在全球化背景下系统研究开放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9] - 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仍是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的方式,是持续创新的源泉之一,技术进步的目的应是产业升级而非自给自足 [7]
视界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开放与技术进步
搜狐财经·2025-11-07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