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算力,都等电来
犀牛财经·2025-11-07 16:21

AI基础设施电力需求 - 美国AI巨头面临电力短缺问题 发电与电网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token产出规模 [1] - 微软CEO认为电力与数据中心建设速度是限制token产出的关键因素 而非GPU短缺 [1] - 美国数据中心规模正从1GW级向10GW级迈进 例如怀俄明州数据中心一期目标1.8GW 远期目标10GW [1] - Meta表示若能获得更多能源 将可建立比现有规模更大的计算集群 [1] 美国电网面临的挑战 - 公共事业公司因担心AI泡沫风险 不愿签署大额购电协议或投资输电基础设施 [2] - 现有电网难以支撑大规模数据中心负荷 最高容量765kV双回路仅能承载6-7GW [2] - NextEra公司CEO指出支撑1GW需求相对容易 但容纳5GW需要大量工作 10GW更具挑战性 [2] - OpenAI创始人认为长期电力采购协议存在风险 若廉价能源快速上线可能造成损失 [2] 政策支持与中美电力对比 - 谷歌向白宫建议将创新重点从芯片转向电网 该建议被纳入美国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3] - OpenAI建议美国每年需新增100GW电力容量以与中国竞争 去年美国新增51GW 中国新增429GW [3] - 中国发电量是美国两倍多 电网更为坚强 但面临国产芯片能效较低的挑战 [3] - 字节跳动日均token调用量从5月16.4万亿攀升至9月30万亿 4个月内翻倍增长 [3] 中国AI生态的电力成本 - 中国主流云厂商1GW数据中心全年电费约为80-90亿元人民币 [5] - 华为CloudMatrix 384总算力比英伟达GB200 NVL72高1.7倍 但能耗高出3.9倍 [5] - 单位算力能效对比显示 GB200为0.81pJ/FLOP 而CloudMatrix 384为1.87pJ/FLOP 多消耗130%电力 [5] - 中国西部省份工业电价较东部沿海低约30% 部分区域电价已降至每度0.4元人民币以下 [6] 中美电力成本与能效差距 - 美国工业电力平均成本约为9.1美分/kWh 中国为5.6美分/kWh [6] - 考虑能效差异后 中国AI生态每FLOP算力任务的电费成本相当于美国的140% [6] - 华为展示了昇腾AI芯片4年5款产品路线图 但未披露最新能效数据 [6] - 中国在先进制程等半导体领域尚未追平国际领先水平 单位能效差距短期难以抹平 [6] 中国国产算力发展策略 - 国家政策鼓励数据中心使用国产芯片 特别是央企与政务相关领域 [4] - A股市场加速迎接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上市 壁仞科技 砺算科技与燧原科技也在推进中 [4] - 开源模型厂商如DeepSeek正牵引芯片厂商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 [4] - 产业政策通过电价补贴支持国产算力生态 但全球竞争时补贴优势将削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