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聚焦5大方面,提出22类重点领域,旨在通过场景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2][5] - 政策目标是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5][6] - 强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和高价值小切口场景 [5] 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 - 数字经济领域: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技术,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场景的应用 [8] - 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各领域需求 [8] - 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拓展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工业生产、城市规划、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场景 [9] - 生物技术领域:推动生物技术在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创新,重点开放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天然产物绿色制备等场景 [9] - 清洁能源领域: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的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创新智能电网、绿电直供、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场景 [9] - 海洋开发领域:推动深海探测、深海开采、深远海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场景培育,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 [9] 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应用场景 - 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生物、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场景,支持工业软件和垂直大模型应用 [11] - 交通运输领域:推动新技术应用,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等场景,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开拓国际航班空运过境货物转运场景 [11] - 智慧物流领域: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发展,探索公铁、水水、铁水智慧联运新场景,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 [11] - 现代农业领域:加快种业应用场景建设,加强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科技支撑,推出育种、制繁种、扩繁等数字化场景,支持旱区、寒区、高原、盐碱地等特色种业场景,创新智慧农(牧、渔)场和全产业链应用 [12] 行业领域应用场景 - 应急管理领域:聚焦应急救援体系数字化场景,加强智能感知、无人救援、航空救援等技术应用,提升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应急指挥通信、抢险救援、物资供应能力 [13] - 矿山安全领域: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综合管控,构建高水平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场景 [13] - 智慧水利领域:推动“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水网工程建设管理、江河湖库巡查等场景开放,提升流域智能防洪、水网智能调度、河湖库立体空间智能监管能力 [13] - 施工安全领域:集成智能风险预警、无人设备自主巡检、高危作业替代、智能监控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施工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等场景,强化安全隐患动态识别与智能处置 [13] - 林业草原领域:加强低空、遥感等技术空天地一体融合应用,推出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灾害防治等场景,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监测与巡护 [13] 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 - 政务服务领域:推动智能预约、智能身份认证、智能审批、智能监管等智慧政务服务建设,探索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公共服务场景、数字社保场景及企业用工需求场景 [14] - 智慧城市领域:围绕智慧社区、市政交通、城市智能中枢、城市运行管理、民生服务等,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场景 [14] - 乡村建设领域:开放和美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健全基层智慧治理和服务标准体系 [15] 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 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问诊指引、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用药审核等医疗场景 [16] - 养老助残托育领域: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16] - 文化和旅游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快速通行、预约预订、智能导游、客流管理、虚拟浏览相融合的数字文旅场景 [16] - 跨界融合消费领域: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培育互联网、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沉浸式互动式场景,打造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体验式消费场所 [16] 场景开放和资源配置机制 - 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培育综合性重大场景,推动跨领域跨区域协作,各地区因地制宜培育早期场景,国有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支持民营企业发掘市场需求 [17] - 促进场景资源公平高效配置,完善资源配置规则和供需对接方式,不得在地域、业绩、规模、企业性质等方面违规设置限制条件,发挥国家重大项目对场景培育的牵引作用 [17] - 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探索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发挥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支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 [18] - 发挥场景对制度建设的试验作用,通过场景验证制度政策、管理规则、监管体系,在特定场景下开展监管压力测试,推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9] 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 - 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各类政策协同,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推动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强化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 [20] - 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场景培育需要完善管理规定,鼓励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新场景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避免重复建设,防范市场分割行为,统筹新技术应用与高质量就业 [20] - 加强组织实施,各地方各部门强化协同配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强化示范引领,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指导协调,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 [21]
国办印发,事关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中国证券报·2025-11-07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