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震荡下,储能为何成资金新宠?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7 18:57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转变 - 市场波动加剧,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回落并进入区间震荡,成长类资产如科技、新能源、医药等板块轮动速度加快 [1] - 资金观望情绪浓厚,更加重视资产选择,各板块资金分布可能迎来新一轮再配置 [1] - 市场情绪冷静后,兼具行业空间和基本面兑现能力的资产更受青睐 [1] 储能行业崛起的政策驱动因素 - “136号文”政策(《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于今年2月发布,核心内容是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 [2] - 新政策导致电价波动加剧,峰谷价差扩大,例如中午光伏发电集中导致电价显著降低,晚上用电高峰导致电价大涨 [2] - 储能系统通过低价时充电、高价时放电,将峰谷价差转化为自身收益,成为最受益于电价市场化的环节 [2] 储能对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意义 - 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关键,可将电网无法消纳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电网有空余容量时释放,有效疏通新能源发展的堵点 [3] - 中国作为新能源大国,要继续发展新能源,必须配套建设储能设施 [3] 储能项目经济性的提升 - 各省陆续发布容量电价或容量补偿政策,为储能项目提供一部分确定性收益 [4] - 容量政策与峰谷价差交易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储能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显著覆盖资金成本,使建设储能“有利可图” [4] - 适合建设储能的优质资源位(如靠近变电站、用电中心、风光基地)有限,叠加经济性提升,推动各类资金活跃投资,招标数据持续超预期高涨 [4] 储能产业链与投资工具分析 - 储能是一个系统,涉及储能电芯、PCS(变流器)、逆变器、温控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适合指数投资 [5] - 储能电池ETF(159566)跟踪的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成份股集中在电池制造和储能系统类别,不涉及上游设备材料和中游零部件,对储能板块的暴露度高、纯度好 [6] - 相较于可能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的电池零部件环节,该指数基本面更为扎实 [6] - 储能电池ETF规模已超20亿,为市场上规模第一的聚焦储能板块的ETF,近期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