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转让加速 - 临近年末,银行不良资产包加速转让,多家银行在银登中心挂牌亿元级、百亿元级资产包[2] - 仅11月前7天,已有9家银行挂牌23个不良资产包,涉及未偿本息总额超37亿元[3] - 10月份渤海银行挂出近700亿元资产包,广州农商行挂出超189亿元资产包[2][3] 主要银行转让情况 - 渤海银行转让债权资产总额近700亿元,包括本金约499.37亿元、利息约104.36亿元、罚息约93.34亿元[3] - 广州农商行转让信贷资产包约189.28亿元,其中本金规模149.78亿元,利息38.97亿元[3] - 11月份南京银行挂牌超8亿元个人消费贷不良资产包,中国银行天津分行转让约1.99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资产包[3] - 邮储银行挂牌超3亿元不良资产包,平安银行挂牌9个不良资产包合计超13亿元[3] - 广发银行转让超6.3亿元债权,工商银行转让超2.2亿元债权,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河北银行也有转让[3] 不良资产转让的积极影响 - 转让不良资产可有效改善银行经营数据及财务报表,节省风险资产占用,释放更多资本空间[2] - 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利用率[4] - 银行业上半年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4] 个贷不良资产市场变化 - 个贷不良资产市场明显扩容,一季度末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规模达370.4亿元,同比激增761.4%[6] - 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比重超七成,为268.2亿元[6] - 11月份转让的23个不良资产包中,17个为个贷不良资产包,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等[6] - 2021年初监管出台通知开启批量转让个贷不良贷款试点通道,银行开始有节奏地开展不良批转业务[6]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趋势 - 银行更倾向于年底出包,可改善经营数据及财务报表,并有现金回收、拨备管理以及税务调节功能[7] - 个贷不良被视为经济波动周期下的阶段性问题,长期看具备修复潜力,不良批转被视为最后一个清收方案[7] - 四季度预计银行会加快不良资产出表[5]
亿元级资产包频“上新”,年底银行加速出清不良资产
华夏时报·2025-11-07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