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量补价难掩颓势,猪企在反内卷与技术降本中谋变 | 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2025-11-07 21:23

行业经营状况 - 生猪养殖行业在四季度开局阶段亏损延续,上市猪企普遍呈现销量增长但收入下滑的局面 [2] - 行业压力反映在三季报中,22家A股生猪养殖公司中有19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9家出现亏损 [7] - 19家上市猪企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6.84亿元,环比下降35.86% [7] - 截至三季度末,多家上市猪企资产负债率攀升,部分公司如金新农、新五丰、天邦食品等负债率超过70%,行业平均负债率为56.45% [8] 主要企业销售表现 - 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707.6万头,同比增长13.17%,但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1.55元/公斤,同比下降32.73%,销售收入103.31亿元,同比下降22.28% [3][4] - 温氏股份10月销售生猪389.28万头,同比增长45.69%,收入50.48亿元,同比下降13.15%,毛猪销售均价11.57元/公斤,同比下降34.41% [4] - 新希望10月销售生猪168.51万头,同比增长34.44%,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7.83%,商品猪销售均价11.28元/公斤,同比下降35.06% [5] - 多家企业销量上升主要受前期投苗增加以及生猪出栏降体重等因素影响 [7] 生猪价格与成本分析 - 生猪价格自9月以来持续走低,一度跌破11元/公斤,创年内新低,截至11月17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为11.87元/公斤,同比下跌30.26% [9] - 猪价跌破成本线导致养殖效益恶化,行业平均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为-185.68元,外购仔猪盈利为-289.07元/头 [11] - 生猪养殖核心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超过60%,仔猪成本占比约25%,2025年饲料价格整体处于近5年新低 [14] - 豆粕是饲料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显著,近期我国或重启美豆进口,豆粕回归成本驱动逻辑 [16] 产能调控与市场展望 - 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较二季度末仅下降0.2%,产能仍处于阶段性偏高区间 [12] - 政策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但产能调控成效尚不明显 [12] - 分析预计生猪出栏将持续增长至明年2月份,四季度生猪出栏同比达到近5年高位,猪价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迎来向上拐点 [12][13] 企业降本增效举措 - 头部猪企通过技术替代与供应链优化夯实成本优势,例如牧原股份将饲料中豆粕占比从18%降至12,单头猪饲料成本下降超1.2元/公斤 [17] - 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1月的13.1元/公斤降至9月的11.6元/公斤,累计下降1.5元/公斤,降幅约11.5% [14] - 温氏股份等企业通过优化配方和自建饲料厂,将豆粕成本压缩10%-15% [17] - 中小猪企由于技术应用滞后和议价能力弱,养殖成本多高于13.7元/公斤,面临更大成本压力和淘汰风险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