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短剧、逛夜生活地标 国际品牌高管如何“沉浸式”捕捉中国Z世代需求 | 进博深一度
第一财经·2025-11-07 22:09
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资 - 泰佩思琦集团预计未来75%的增长将来自国际市场,其中中国是最大市场 [1] - 泰佩思琦已在中国90个城市开设近400家门店,并计划未来几年内再开100家门店 [1] - LVMH集团腕表部门和宝格丽CEO认为中国将肯定成为全球第一奢侈品市场 [2] 中国市场近期表现与高管观点 - LVMH集团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终结多季度收入下滑,恢复微弱增长 [2] - 爱马仕和Prada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9.6%和8%,开云集团营收下降5%但跌幅明显收窄 [2] - 多家品牌指出中国市场恢复增长或进入止跌后的平台期,国庆假期销售表现好于预期 [2] - 行业高管认为中国消费长期处于高速上升期,不担心短期调整,并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为例 [2] 品牌适应中国市场的策略 - 泰佩思琦高管通过每六周访问中国一次,与多个城市的消费者交谈以了解市场 [2] - 品牌高管积极使用抖音、小红书、TikTok等中国社交媒体,并走访年轻人夜生活地标以贴近消费者 [3] - 关键策略被阐述为让品牌适应新一代消费者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与消费者见面 [4] 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与竞争格局 - 高端消费市场涌现出如老铺黄金、山下有松、裘真、GROTTO等中国品牌 [3] - 老铺黄金的消费者与国际五大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等)的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5] - 国际品牌认为竞争焦点是提供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奢华体验,而非特定品牌 [5] - 消费者可自由支配资金流向多元领域,宝格丽通过提供酒店、香水、珠宝和腕表等多元服务组合来适应多样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