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自然资源支撑服务业筑牢发展根基
新华日报·2025-11-07 22:45

顶层设计与政策创新 - 将土地要素保障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强化政策供给以破解机制障碍 [2] - 在详细规划编制指南中新增新型工业用地类别,明确其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等新型产业功能的综合属性 [2] - 对年度省重大服务业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服务业项目等,所需用地计划全部由省级配置,实行"免申即享" [2] - 创新推行"五个保障一批"思路,推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全覆盖 [2] - 在全国率先开展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将用地审批和用林审核手续合并为一次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2] 土地供应模式优化 - 深入推行"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服务模式,通过提前咨询辅导、告知承诺等方式优化审批流程 [3] - 2024年通过"标准地+"模式有力保障全省1850个项目落地 [3] - 研究起草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工作指引,指导各地通过土地及建筑物多功能复合利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3] - 探索二、三产业用地混合利用模式,将配套用地与设施占比从15%提高至30% [3] - 明确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管控和建设要求,重点支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建设 [3] 存量土地挖潜与再开发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02万亩,盘活大量沉睡土地资源 [5] - 南京、无锡、常州、苏州作为首批国家级试点城市,2024年实施再开发8.82万亩,4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5] - 2025年徐州、南通等6市新增试点,全省试点城市扩至10个,形成全域推进格局 [5] - 出台针对性产业用地政策,利用现有工业用途房屋和土地兴办新业态的可实行5年过渡期政策 [6] - 无锡市新吴区东裕产业园作为全市首个Mx新型产业用地改造试点,将原低效零散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集研发、生产、办公、商业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