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是“下一个AI”?分析:入场时机至关重要
华尔街见闻·2025-11-07 23:38

行业现状与市场关注度 - 量子计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焦点,但商业化进程面临重大挑战,风险远大于潜在回报 [1] - 受技术突破及美国政府可能入股相关企业的消息推动,量子计算概念股大幅上涨,例如D-Wave Quantum在过去一年股价飙升1811% [1] - 谷歌宣布其量子芯片在特定计算中的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13000倍,展示了技术潜力 [1] 技术瓶颈与性能挑战 - 当前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仍无法超越传统计算机,主要瓶颈在于电子“大脑”规模不够大且无法可靠修复计算错误 [3] - 量子计算机性能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量子比特数量不足且错误率高,构建大规模无错误量子计算机难度极大 [4] - IBM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系统拥有156个量子比特,其路线图计划到2033年达到2000个量子比特,谷歌目前拥有105个量子比特的芯片,目标是1000个量子比特 [4] - 美国银行分析师指出,可扩展性是未来五年至十年的关键问题 [3] 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格局 - 量子计算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哪种基本技术路径最具可扩展性尚未明确,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竞争 [5] - 主要参与者包括IBM、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大型科技集团,以及IonQ、D-Wave Quantum等上市公司和PsiQuantum等初创企业 [5] - 任何技术路径都可能失败,政府早期对某种方案的支持若押错宝,可能会阻碍行业发展 [5] 商业化前景与收入预测 - 量子计算目前更多是工程问题而非科学实验,涉及如何制造更大规模计算机,估计可能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 [6] - 美国银行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量子计算收入可能达到42.5亿美元,约相当于英伟达十年前的收入水平 [6] - 若技术挑战得到解决,量子计算有望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包括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模拟飞机性能、优化电网以及加速新药发现 [6] - 核心问题在于量子计算何时会成为一项值得投资的技术,而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