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地合一,造机器人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常州微亿智造的实验室里,一款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调试性能,完成各类制造工序。它的大脑在 上海,制造在江苏,集成了前者的算法研发能力与后者的制造优势。 "我们成功的秘诀,就是'研发在沪、制造在苏'。"董事长张志琦说。 借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支撑,这台机械臂具备了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可自主规划 执行轨迹,调试时间从几小时压缩至几分钟,已被应用于多个工业场景。 对张志琦而言,这样的效率离不开区域协作的密度。"长三角的协同创新效率,在其他地方难以想象。" 资料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七年来,三省一市勾连起的产业协作版图,正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 活力。 协同见效,背后是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履行中央 区域办职能,会同有关方面系统谋划长三角协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举 措,为长三角科创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细化了路线图。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地方发展改革委牵头多部门持续推出务实举措:畅通数据流通、推动科技资源开放 共享、加快建立区域人才大市场……既聚焦打通长三角地区地理上的"断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