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活动趋势与流行强度 - 全国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绝大多数省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部分省份达中等流行水平[1] - 2025年第44周全国报告34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较前一周144起显著增加[1] - 北方地区流感发病水平反超南方,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占比达5.1%,高于南方省份的4.6%[1][2] - 当前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占比5.1%高于2022年2.5%、2023年4.4%和2024年3.5%同期水平[2] 病毒型别与流行特征 - 甲型H3N2流感病毒为当前绝对主流优势毒株,在甲型流感中占比高达98.8%[3][5] - 2025年第44周全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5.8%,其中南方16.5%、北方15.1%[3] - 甲型流感占阳性样本97.9%,乙型流感仅占2.1%,乙型全部为Victoria系[3] - 今年流感季比2023年更早,由于距离上次H3N2流行已近两年,人群免疫屏障减弱,感染人数或将增多[5] 疫苗现状与接种策略 - 今年流感疫苗与H3N2亚型的匹配性高于前几年[13] - 我国流感疫苗覆盖率仅为2%-3%,难以形成有效群体免疫[15] - 学校接种率超过50%可使流感暴发率降低约90%,实现群体免疫效果[16] - 专家建议扩大免费接种范围至中小学教职工、养老机构和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群体[10][15] 防控措施与治疗建议 -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就医,确诊后抗病毒治疗应在48小时内启动[5] - 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以及新获批的昂拉地韦、马舒拉沙韦等[5] -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并可适当储备抗病毒药物[5] - 疫苗接种后需2-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流感高发季来临前完成接种[7][9]
多省份提前进入流感季 专家呼吁: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中国经营报·2025-11-08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