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贪心砸了饭碗?巴西硬抬价,中国130万吨大豆瞬间流向阿根廷!
搜狐财经·2025-11-09 06:45

市场格局变动 - 中国因贸易争端暂停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美国市场份额降至约20%,基本退出主要供应商行列[4] -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进口大豆7300余万吨,其中巴西占比高达71.6%,成为最受瞩目的供应方[6] -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曾预计全年对华出口将突破1.1亿吨,创下历史新纪录[6] 价格策略失误 - 巴西供应商试图获取更高利润,巴拉那瓜港大豆价格一度比美国墨西哥湾产区每吨高出66.1美元,创近四年价差纪录[8] - 部分公司溢价达到每蒲式耳270美分,远超合理范围,并在销售季末期采取囤积策略[9] - 巴西供应商的决策基于对中国采购需求的误判,中国在大宗商品采购上始终遵循多元化原则[9] 订单转移与阿根廷机遇 - 阿根廷政府于9月22日宣布临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将大豆出口税率从26%降至零,提升价格竞争力[11] - 中国采购方迅速反应,两天内总计确认130万吨阿根廷大豆订单,约占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13][14] - 使用阿根廷大豆进行压榨,每吨可比巴西大豆多获利约200元人民币,预计11月即可装运[1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130万吨订单转移给巴西业界带来巨大震动,行业协会不得不重新评估此前乐观的出口预测[16] - 巴西豆农面临库存积压困境,若按正常价格销售本可顺利完成年度目标[19] -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曾预警巴西大豆溢价空间已接近极限,但未受供应商重视[19] 核心商业启示 - 国际贸易中任何试图利用短期优势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都可能付出长远代价[22] - 巴西将长期合作机会变成短期逐利行为,最终导致客户流失[23] - 在全球化的农产品市场,没有哪个供应商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面对中国这样注重供应链稳定性的采购方[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