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行车赛“无感通关”,湾区融合渐入佳境
南方都市报·2025-11-09 08:33

赛事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男子个人赛于11月8日上午9时在珠海开赛,赛道全长231.8公里,创下全运会公路自行车赛里程纪录 [1] - 该赛事是本届全运会唯一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实现了全运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同一天承办的跨境赛事 [1] - 比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城市道路,开创了“口岸就是赛道”的办赛模式 [1][3] 通关与物流管理 - 赛事采用“前置通关查验+闭环管理”模式,运动员途经三地口岸时实现6次“无感通关”,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 [1][3] - 该模式实现了“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智慧通关,运动员在保持竞赛状态下安全、快速完成通关 [3] - 运动员在比赛中两次经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二线”通道 [1] 安全保障与筹备优化 - 安保工作采取有人船与无人船搭配的方式进行巡逻,无人船搭载雷达光电、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在安防水域进行定点值守和巡逻防控 [2] - 粤港澳三地于2024年11月举行测试赛,今年9月30日进行全要素全程演练,并共同进行多次桌面推演 [2] - 根据测试赛结果进行了多方面优化,包括调整部分比赛路线、配置一台三地牌照的医疗保障车,并将交界区域通信网络切换时长从20多秒大幅降到四五秒 [2] 赛事意义与影响 - 赛事凭借其跨境特性,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举办十五运会的最连贯接触,为三地合作共融注入活力 [1][4] - 此次成功举办为整个大湾区未来更深入、更宽阔的互联互通提供宝贵经验,并有望开启更多体育赛事和跨境项目的新阶段 [3][4] - 大赛精心设计的比赛线路寓意整个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紧密融合发展,促进大湾区文旅体融合 [3]